安溪铁观音制造技艺成功当选国际非遗

趣茶网 30 本文有1021个文字,大小约为5KB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安溪铁观音制造技艺成功当选国际非遗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(名册)

新一轮项目评定在摩洛哥举办

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

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

第17届常会评定经过

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风俗

(含发源于我县的铁观音制造技艺)

成功列入

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

到现在,我国共有43个项目

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

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、名册

居国际第一

安溪铁观音制造技艺是我国六大茶类中一项杂乱、精深、共同的制茶技艺,乌龙茶制造技艺(铁观音制造技艺)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明成化年间(1465—1487年),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“全发酵”和绿茶“不发酵”的制茶原理,发明出一套“半发酵”的共同制茶工艺,并依据时节、气候、鲜叶等不同状况,选用灵敏“看青做青”和“看天做青”技能。

?

安溪乌龙茶(铁观音)传统制造技艺包含采摘、初制、精制三个部分。一是采摘工艺。安溪乌龙茶(铁观音)一年可采4—5季,即春茶、夏茶、暑茶、秋茶和冬片。其采摘工艺一般以人工手采,采摘规范以嫩梢芽叶构成驻芽时,采下驻芽二三叶。二是初制工艺。安溪乌龙茶(铁观音)初制工艺流程有10道工序:晒青→凉青→摇青→炒青→揉捻→初烘→包揉→复烘→复包揉→烘干。三是精制工艺:安溪乌龙茶(铁观音)精制工艺流程有6道工序:筛分→拣剔→拼堆→烘焙→摊凉→包装。

采青

?

茶青采摘以晴天为好,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采制的茶叶质量较佳。采摘“三叶专心半开面”的茶青为制造铁观音的优质质料。

晒青

?

晴地利使用柔软的太阳光照,阴天或多云气候使用天然吹风,使鲜叶适度流失部分水分,叶质变为柔软,为做青发明好的根底条件。

凉青

?

取晒青后的鲜叶1-1.5公斤置于竹笳篱中,翻松后薄凉于青架上,使鲜叶中各部位水分从头散布均匀,发出叶间热量。晾青时刻1小时左右。

摇青

?

十大工序里最难、最中心的工序是做青(摇青、晾青),摇(摊)青也是铁观音茶质量特征构成的关键环节,需求“看天做青、看青做青”,既要亲近感知茶青色彩、香气、柔韧度的改变,又要详尽感触气温、湿度改变,两者归纳来调整摇青的力度、次数、时刻。

每次摇(摊)青进程,包含“摇”和“凉”两部分,历经4~5次重复的“摇摆“和“静摊”相间进程,前后历经绵长的十几个小时,屡次替换进行,茶青在外力作用下,构成“绿叶红镶边”的共同现象,构成铁观音共同的色、香、韵。

炒青

?

炒青,也叫杀青,是一道转机工序,把握“恰当温度,投青适量,翻炒均匀,焖炒为主,扬炒合作,快速短时”的准则,依据不同的做青状况把握杀青的时刻和温度。

揉捻

?

揉捻是铁观音初制的造型工序。杀青后的茶叶用揉捻机挤压出茶汁,开始揉卷成条,为塑形打好根底。

初烘

?

蒸腾部分水分,浓缩茶汁,凝固于茶条外表,添加茶条的可塑性,便于包揉成型。

包揉

?

包揉是铁观音的共同工序和刻画外形的重要手法,它运用“揉、搓、压、抓”等技能,揉出茶汁,刻画茶条紧结、弯曲、圆实的外形。

复烘

?

复烘俗称“游焙”,主要是发出部分水分,并快速进步叶温,改进理化可塑性,进一步为复包揉发明条件。复烘应“快速、适温”,操控茶胚恰当含水量,避免失水过多,构成“干揉”,发生过多的碎茶粉末。

复包揉

?

复包揉进一步刻画茶叶外形,屡次进行,一向揉至外形紧结、圆实,呈“蜻蜓头”、“海蛎干形”。复包揉后,扎紧布巾巾口,放置一段时刻,把已塑成的外形固定下来。

烘干

?

烘干是铁观音初制的最终一道工序,进一步去掉剩余的水分,到达枯燥,以便储藏。一起增强茶叶的香气和味道,进一步使铁观音茶构成特有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。

?

共同的气候环境,“天、地、人、种”完美结合的出产制造系统,让安溪铁观音成为乌龙茶中的极品,天然浓郁兰花香,味道浑厚甘鲜,回甘悠长,具有共同的“观音韵”,茶香高而耐久,“七泡有余香”,绝无仅有的尊贵质量为国际茶人所喜欢。

上一篇:7款推翻你想象力的分配茶!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