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螺春归于绿茶,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,故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未加色素的碧螺春是满皮白毫,有白色的小羽毛,开水冲泡后色泽比较柔亮艳丽;而上色碧螺春其羽毛是被染成绿色的,看上去色彩发黑,发绿、发青、发暗,冲泡后呈现出跟陈茶相同的黄暗色彩。碧螺春等级分为五级,从特一级至三级碧螺春羽毛的密度顺次削减,越是好的碧螺春其毛越多,到最好的碧螺春炒青就没有啥羽毛了。碧螺春的羽毛散布除了和茶叶嫩度有关,还有一个是和碧螺春的炒制工艺有关,技艺高超之人所炒制的碧螺春茶叶,那羽毛的密度要比不怎么会炒的人要少一些。

洞庭碧螺春质量特色
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闻名的茶、果间作区。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柿、桔、白果、石榴、泉城红、泉城绿、等果木交织栽培。茶树、果树枝桠相连,根脉相通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熏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质量。正如明代《茶解》中所说:“茶园不宜杂以恶木,唯桂、梅、辛夷、玉兰、玫瑰、苍松、翠竹之类与之间植,亦足以蔽覆霜雪,映衬秋阳。”茶树、果树相间栽培,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,质量优异。其成品茶外形严密,条索纤细,淡绿隐翠,幽香幽雅,鲜爽生津,汤色碧绿明澈,叶底柔匀,饮后回甘。

碧螺春茶条索紧结,弯曲如螺,白毫毕露,银绿隐翠,叶芽稚嫩,冲泡后茶叶缓缓舒展,上下翻飞,茶水银澄碧绿,幽香袭人,口味凉甜,鲜爽生津,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。碧螺春,名若其茶,色泽碧绿,形似螺旋,产于早春。

外形条索纤细,羽毛遍及,白毫隐翠;泡成茶后,色淡绿亮堂,滋味幽香浓郁,饮后有回甜之感。人们赞道:“铜丝条,螺旋形,浑身毛,花香果味,鲜爽生津”。洞庭碧螺共同的花果香,首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,而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补。其他碧螺春是没有幽香和果香的,只要沃土气和青叶气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